王旻
王旻: 唐代道士。号“太和先生”。居洛阳青罗山,据说已数百岁。葺居幽胜。多植芝术花木。唐高宗时武则天擅权,其侄武攸绪退身远祸,隐修于嵩阳,师事于旻,得其导养炼气之诀。唐玄宗开元(713—741)中召旻至京,见其童颜黑发,颇加恩礼。玄宗先于茅山得杨、许七真及陶弘景所写《上清》诸经真迹,既诣司马承祯受三洞宝篆,后摇诣李含光受《真迹上经》,所阙杨羲笔札十数幅,遣旻赍诏书信币就紫阳观请李含光补之。及还京,岁余请归旧山。《衡岳志》载云,旻居衡山,貌如三十余,其父亦道成,有姑亦得道,尝在衡岳,或往来天台、罗浮,貌如童,唯以房中术致不死,所在俱有异迹。天宝(742—756)初,诏征之至京师内道场安置。学通内外,玄宗与杨贵妃晨夕礼谒,拜于床下,访以道要,旻随事教之,然大约在于修身俭约、慈悲为本,又广陈报应,以开其志。玄宗亦信之。与人言谈,随机应对。其服饰,随四时改变,虽长于服饵而喜饮酒,或食鲫鱼,饭不过多,但不食葱韭薰辛酸咸之物。好劝人食芦菔根叶,言“久食功多”。在京累年。天宝六载 (747),南岳道士李遐周恐其留恋京师不出,乃宣言:“吾将为帝师授以符箓。”玄宗因令求之,次年冬至京,劝長出,旻乃请于高密牢山合炼。玄宗许之,因改牢山为辅唐山。旻与达溪侍郎交善,后旻仙逝,犹杖履诣达溪,人始知其尸解。著有《山居杂录》三篇。
顶一下
()
100.00%
踩一下
()
0.00%
发表评论
匿名
提 交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中国论道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本站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文章均为 中国论道网 特约作者原创,且来源已注明“中国论道网”,其版权归中国论道网和文章作者共同所有。未经本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及网站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文章作者,出处及链接(http://www.chinalundao.com/)。 3.来源非中国论道网的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且均已注明来源及作者,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