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在线投稿 RSS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道学春秋
道教承负说和劝善思想对中国历史及现实社会的影响

道教承负说和劝善思想对中国历史及现实社会的影响001.jpg

在古代中国的道德教化体系中,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思想,而惩恶扬善的“报应思想”,则最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如佛教中的“业报轮回”、儒家的“善恶报应”,和道教中的“天道承负”,这些都是劝善思想在伦理道德中的各种不同体现,并都在为我国历史上的维护社会安定中发挥过重大的作用。然而,唯独道教的承负理论在善恶观中更显突出,因为它不仅表达了所有宗教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另外它还解释了人在实际生活中行善而得罪报、行恶而得善报的不一致性,及人与社会、自然界中的承负关系

道教的“承负”之说,来自东汉早期《太平经》中提出的善恶报应思想,主要内涵是指:上天对个体及家族所积累的善恶进行核算和奖惩,其理论渊源可上溯到商周时期的《易经》和儒家的果报观。如《易•坤•文言》中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那么什么是道教的承负说呢?《太平经》云:“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故前为承,后为负也。负者,流灾亦不由-人之治,比连不平,前后更相负,故名之为负。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其意是说:天道循环,善恶承负。今人要承担先人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名为承;同理,今人的善恶行为也会对后人产生影响,名为负。

道教承负说和劝善思想对中国历史及现实社会的影响002.jpg

承负说的受体不仅是自身,有恶心恶迹,天地就会夺其记算,减少他的寿命,同时个人的行为还要影响到他的子孙。《抱朴子•内篇》卷六中云:“但有恶心而无恶迹者夺算,若恶事而损于人者夺纪,若算纪末尽而死者,皆殃及子孙也。”《太上感应篇》中曰:“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但如你能谦诚地信道、学道、修道,并按“道”意来处世行事、积功累德、好善利人,那么你不但可自已长寿,而且能护佑后代。《太平经》中说:“行善者可得天年,如有大功,可延年益寿,福佑子孙后代。”《老子河上公章句》中也说:“修道于家,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信妻正,其德如是,乃有余庆于来世子孙也。”

承负之说,具有我国本土宗教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道教立教的重要理论依据。而《太平经》中指出的承负范围,虽然主张自身要前承五代,后负五代,但也强调果报对个人及子孙与现世的影响。如《太平经•解承负诀》曰:“能行大功万万倍之先人,虽有余殃,不能及此身也……得行此道者,承负天地之谪悉去……或有真道,因能得度世去者,是人乃无承负之过。”其意是说:如自己能从善去恶、行大功德,并能行太平之道,就可消除“承负”所带来的灾厄,避免先人的余殃。这不仅回答了力行善者反得恶,力行恶者反得善的不一致性,而且还为我们指明了行善积德,立大功可兔除余殃的努力方向。

道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将劝善思想贯穿于自身的哲学理论与教义之中,并与中国儒家文化和佛教外来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慈悲观和善恶观。道教除承负说外,还有灵魂转轮的“五道”、“鬼神”信仰,及“六桥”、“七报”之说。“五道”信仰形成于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传统宗教在与外来宗教的冲突与融合中,吸取佛教“轮回转世”和“灵魂不灭”学说形成的教义,最初见于道教主要经典之一的《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之中。

而灵魂不灭思想几乎是所有宗教立足的基石,因为只有承认天堂和地狱及神灵的威慑与护佑,善与恶、罪与罚才会变得更加有宗教意义。《洞玄灵宝诸天世界造化经》曰:“众生死时,形灭而神移,皆缘其生时所作罪福,至彼五道之处。”《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云:“何谓五道?一道者,神上天为天神;二道者,神入骨肉形为人神;三道者,神入禽兽为禽兽神;四道者,神入薛荔,薛荔者,饿鬼名也;五道者,神入泥黎,泥黎者,地狱名也。神有罪过,入泥黎中考。”五道说把生命分为:天、人、禽兽、饿鬼、地狱五类,由于每个人在活着时所做出的善恶程度表现不一,在死后投身将会沦落到不同的道位、得到不同的报应。而这也就是佛教与道教中都讲的“为善生天,为恶地狱。”

1/4 1 2 3 4下一页尾页
顶一下
()
100.00%
踩一下
()
0.00%
发表评论
提 交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中国论道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本站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文章均为 中国论道网 特约作者原创,且来源已注明“中国论道网”,其版权归中国论道网和文章作者共同所有。未经本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及网站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文章作者,出处及链接(http://www.chinalundao.com/)。

3.来源非中国论道网的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且均已注明来源及作者,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站长QQ:987210969
广告联系qq:987210969;qq群号:45471901;邮箱email:chinalundao@qq.com;987210969@qq.com
QQ群:45471901   投稿邮箱:chinalundao@qq.com 访问统计:
回到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