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息
胎息 修持炼养方法之一。谓善练至深入静之呼吸。练功至高深境界,呼吸异常微弱,口鼻中出入气已无感觉,仅丹田内有极其微弱的起伏。丹家以为此丹田内已结“胎”(内丹),后天之口鼻呼吸已停止,气息仅靠丹田内之微弱起伏维持,类似胎儿在母体内之脐带呼吸。《养真集》:“止有一息,腹中旋转,不出不入,名曰胎息。”《眙息经•胎息铭》:“三十六咽,一咽为先,吐惟细细,纳惟绵绵,坐卧亦尔,行立坦然,戒于喧杂,忌以腥膻,假名胎息,实曰内丹。”《抱朴子•释滞》:“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人有胞眙之中。”《脉望》卷四“自然铅汞相投,名为胎息。”《道藏》收有《高上玉皇胎息经》、《胎息经注》、《太上养生胎息气经》等多种。《云笈七签》卷三十五有《胎息法》,卷五十八收录有《胎息精微论》,讲述“茅山贤者内气诀”、“眙息根旨要诀”、“胎息杂诀”、“胎息口诀”等胎息法。《道德经•十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为道教胎息的渊源。胎息的炼养方法较多,诸如行气、服气、有思、炼气等等,都能够达到胎息的目的。通常的作法,以鼻引气而闭之,以口微吐,不让自己听见其气出入之声,以鸿毛附鼻口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要。后来内丹家也把胎息作为一种较高深的功夫,成为道教炼养诸家所向往的境界。较著明的“数息法”等。
顶一下
()
100.00%
踩一下
()
0.00%
发表评论
匿名
提 交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中国论道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本站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文章均为 中国论道网 特约作者原创,且来源已注明“中国论道网”,其版权归中国论道网和文章作者共同所有。未经本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及网站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文章作者,出处及链接(http://www.chinalundao.com/)。 3.来源非中国论道网的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且均已注明来源及作者,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