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真人西游记
长春真人西游记: 道教典籍,也是我国十三世纪初的一部重要的中西交通文献。记录金元之际,中原全真道领袖丘处机应成吉思汗之召,率高徒十八人于1220年去西域论道的历史。上下二卷,由随行弟子李志常撰记,成书于元代。该书卷首有西溪居士孙锡《序》。谓李志常为其从行者,掇其所历,而为之记。凡山川道里之险,易水土风气之差殊,与夫衣着饮食,百果草木禽虫之别,靡不毕载。正文描述丘处机的生平简介及其西行所经之地。《游记》称:长春真人一行,始发莱州,起程北上,经潍阳 (潍县)、青州(益都)、常山(今河北正定)至燕京(今北京 城西南)。然后又道出居庸,经宣德州(今宣化)野狐岭(今河北张家口外万金县),翠屏口(张家口西30里)、抚州 (兴和县)、盖里泊(今伊克勒湖)、渔儿泺(今内蒙东南达里诺湖)到达内蒙古北部的贝尔湖北,达斡辰大王(成吉思汗四弟)帐下。又西行经呼伦湖,翻越了库伦(今乌兰巴托)以南的高山及“松括森森,千云蔽日”的长松岭(今杭爱山),又经窝里朵(行宫)来到金山(今阿尔泰山)东侧的科布多(今蒙古西部)附近。此后又来到白骨甸(今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翻越最高峰达5460多米的阴山,穿过山中五个大岭,经古代高昌国的故土,进入吐鲁番盆地之北,度“积沙成山”、“状如惊涛”的沙场。又经“周百余里,雪山环之”的天池海。然后经过盛产葡萄酒、水果及粮食节饶的大石林牙(原苏联吉尔吉斯的伏龙芝)。又西行至赛兰城(原苏联哈萨克南部塔什干及奇姆肯特城一带),至壮丽的大城邪米思干(撒马尔罕)。言其地“园林相接百余里,虽中原莫能过”。然后南过沙漠绿洲,城外水田环布,东南山地多园林,一望青碧的碣石城(今沙赫里夏勃兹,亦名霍什城),经两壁千仞竦立,石壁如铁的铁门关 (今阿富汗库尔勒城北)来到雪海茫茫的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最后到达成吉思汗的行宫(今阿富汗东北巴达克山西南)进谒了成吉思汗。其论道之言,据《玄风庆会录》:大抵以“节欲止杀”、“内固精神,外修阴德”、“恤民保众,使天下安”等语劝告成吉思汗,但《游记》以成吉思汗“使勿泄于外”的禁令来录具体论述。另外,书中对一路的自然景观,山川草木,风土人情,当地气象均有精美 的记述。如“时有婚嫁之会,五百里内首领,皆载马湩助之,宅车毡帐,成列数千”;“其俗牧且猎,衣以韦毳,食以肉酪。男子结发垂两耳,妇人冠以桦皮,高二尺许,往往以皂褐笼之。”书中最后还附有成吉思汗的召书及宣差大臣的请疏。评者称:元人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作为宗教方面的典籍,可与晋代法显《佛国记》、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记》先后媲美。不仅在历史、地理、宗教、民俗、旅游等方面有引人入胜之处,还在天文、生物学方面亦甚有参考价值,尤其在世界中世纪的地理游记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自清代以来,许多研究西北地区的学者,就开始研究和注释。后来亦引起西方学者的高度重视。该书最早收录《正统道藏》中。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由乾嘉时著名学者钱大昕和段玉裁始从《道藏》中抄得。据王国维先生考证,该书从《道藏》抄出后,自道光二十七年(1847)始有刻本传世。但柏林寺北京图书馆有龚自珍家藏手抄本,据近人考证,此本应早于道光二十七年刻本。现国内所能见到的本子大约有:道光年间灵石杨氏刊本,连筠篯丛抄本、四部备要本(此为上海中华书局据连筠镓本校刊)、张氏格言丛书本(此据道藏揭要本刊印)、清沈垚金山以东释本、静安先生遗书本、王忠悫公遗书本和国学文库的《长春真人西游记校注》本等。解放后,中华书局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中曾刊印过。另外1888年伦敦《东方丛刊》尝有译本印行。
顶一下
()
100.00%
踩一下
()
0.00%
发表评论
匿名
提 交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中国论道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本站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文章均为 中国论道网 特约作者原创,且来源已注明“中国论道网”,其版权归中国论道网和文章作者共同所有。未经本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及网站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文章作者,出处及链接(http://www.chinalundao.com/)。 3.来源非中国论道网的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且均已注明来源及作者,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