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在线投稿 RSS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道学春秋
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嵇康及其《养生论》

"道"的本质是"虚","虚"就是"无",就是无分别的状态,就是超越语言、感觉和思维的意识境界。"虚其心"(《道德经•第三章》)就是超越语言、感觉和思维,进入体"道"的"无知"境界,从而达到整体的无分别的状态。而"虚"又是得"道"之方法,"虚者无藏也。故曰:去知则奚率求矣,无藏则奚设矣。无求无设则无虑,无虑则反复虚矣"(《管子•心术上》)。心中没有藏匿,没有跟随欲念的设想和思虑,就可以达到"虚"的境界。"虚其欲,神将入舍。扫除不洁,神乃留处"(《管子•心术上》)。去除欲念而使之无欲,就可以引神入舍。"神"是"道"在生命中的表现,"道者,神明之原也"(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第53页,中华书局1993出版)。《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按照《内经》之义,得"神"即"得道",就是回归人之本体,故有"独立守神"则"寿敝天地,无有终时"(《素问••上古天真论》)之说。

"道"的品质是"静","且道之情,恶音与声。修心静音,道乃可得"(《管子•内业》);而"道"又是远离口言、目视、耳听的,"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庄子•知北游》)。"道"是不可用言语来称说的,是不能用普通的认识方式认知的;人的五欲六情等都是得"道"的障碍,"忧悲喜怒,道乃无处"(《管子•内业》)。人的忧悲喜怒等情绪,使"道"无法安处。因此,只有修心静音可以得"道",正如《管子•内业》所说:"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推,福将自归,且道自来,可藉与谋。静则得之,躁则失之。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内,其大无外。所以失之,以躁为害。心能执静,道将自定。""大心而敢,宽气而广,其形安而不移,能守一而弃万苛。"而得"道"之人则"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枝坚固,可以为精舍(指心)"(《管子•内业》)。因此,稽康在《养生论》中所说的"清虚静泰"的养生之法,就是《道德经•第十六章》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的"悟道""体道"之法,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如此这般可悟"大道"的虚无之体。常人之所以不能体悟"大道",盖因时动妄心,以惊元神,著万物而生贪求,因贪求而致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由此障迷自性,时在昏冥、盲聋之中。欲悟"大道"之体性者,惟有专心致志,抱一守笃,寂然不动,方能体悟"大道"的清静之性。以此为修养之法,则可达到"见利不诱,见害不惧,宽舒而仁,独乐其莫,是谓云气,意行似天"(《管子•内业》)的境界,从而产生"日新其德,昭知天下,通于四极。金心在中,不可匿。外见于形容,可知于颜色"(《管子•心术下》)的效用。

综上所述,稽康《养生论》中所倡导的"守之以一,养之以和"的养生之理和"清虚静泰"的养生之法,是道家关于"道"的本体论思想在中医养生学中的集中体现,也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医学理论建构中所具有的本体性地位。

3/3首页上一页 1 2 3
顶一下
()
100.00%
踩一下
()
0.00%
发表评论
提 交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中国论道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本站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文章均为 中国论道网 特约作者原创,且来源已注明“中国论道网”,其版权归中国论道网和文章作者共同所有。未经本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及网站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文章作者,出处及链接(http://www.chinalundao.com/)。

3.来源非中国论道网的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且均已注明来源及作者,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站长QQ:987210969
广告联系qq:987210969;qq群号:45471901;邮箱email:chinalundao@qq.com;987210969@qq.com
QQ群:45471901   投稿邮箱:chinalundao@qq.com 访问统计:
回到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