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在线投稿 RSS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百家论道
读《南华》记

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就意味着担负许多的责任,要传承香火,孝养双亲,为了生机有许多的奔波,而我们也逐渐在这些俗世中老去。所以庄子说“生为徭役,死为休息。”但是庄子并没有沉溺于哀伤而不能自拔,也没有想过逃避这些。《南华经》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典故,就是庄子向人借米吃饭的故事,估计当时他家穷的连吃饭的米都没有,否则为什么说“要是等你的米来,恐怕要索我于枯鱼之肆了。”面对生活,庄子通过玄学的思考,获得了升华于超越,既然这些都是命,我没有办法改变,那就只有接受,并且是欣然接受造化的恩赐。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有我,如果心中没有我的概念,没有执着的话,能够随遇而安的话,那就可以活的很逍遥。

虽然如此,但是漆园却并不能做到这些,当他的好友惠施死去的时候,真人也是潸然泪下。并说“从此以后再没有一个可以同我辩论的人了。”惠施在世的时候,虽然许多观点和处事方式与庄子不合,并且有过争吵和不欢,但是惺惺相惜之心,不忘故旧之情,仍然可以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出来。

所以玄学家说“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七情也。”圣人不是没有感情的,圣人和凡人的区别在于圣人的睿智与道德。面对人世的不得志,儒家的态度是“南登霸陵案,回首望长安”,但是道家则会高唱“人生在世不诚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我们认为儒家的感情是深厚而温柔的。但是如果我们读过柳宗元的文辞,我们就会明白,有时候洒脱,是一种更深情的表现,故作潇洒之辞,把自己的深情隐藏起来,更显得深沉。

重温这一部经典,感概万千,合上书,我脑中会浮现这样一个画面,一个瘦小的老头,在风雨中伫立凝望,在我的印象中,庄子不是一个逍遥的人,而是一个多情的种。如果他真的忘记了自己,忘记了悲欢,也犯不着在书中反复的讲那些了。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道心。”或许这才是道家魅力的所在吧。

2/2首页上一页 1 2
顶一下
()
100.00%
踩一下
()
0.00%
发表评论
提 交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中国论道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本站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文章均为 中国论道网 特约作者原创,且来源已注明“中国论道网”,其版权归中国论道网和文章作者共同所有。未经本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及网站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文章作者,出处及链接(http://www.chinalundao.com/)。

3.来源非中国论道网的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且均已注明来源及作者,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站长QQ:987210969
广告联系qq:987210969;qq群号:45471901;邮箱email:chinalundao@qq.com;987210969@qq.com
QQ群:45471901   投稿邮箱:chinalundao@qq.com 访问统计:
回到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