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在线投稿 RSS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百家论道
太极图、《老子》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道的涵摄万物、物的循道衍变、人的体道境界,其三者既合且分,分合一体地诠释了太极图的本体视域和运化机制,最终都归结为一个共同的特征:阴阳和合,无为自化,循环共构。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定律与太极图互释

出生在德国,活动在欧洲,心怀整个人类和世界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想批判和革命实践中创立了自己的哲学指导思想,并为国人总结营造成为一种主义性的哲学。无论何种性质的哲学,首先遭遇的都是难以回避的本体论追问。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提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8]恩格斯断言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对精神的统摄作用,同样是出于某种难以通过理性论证的认定和“相信”。对此,哲学大家贺麟曾经不无嘲笑地反驳到:本来这个世界存在着精神现象就已经很神秘了,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还要说精神源于物质,那就是神秘之上的神秘了。

无论出于何种洞见和思路,对世界物质性的断定一如太极图的整个圆圈和《老子》文本中的“道”的表征意味,三者共同指向了对宇宙整体存在性和本体状态的追索。那么,紧接着的问题就是,这个世界如何存在,怎样演变,归向何处?对此,一般哲学教科书中所概括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定律作出了比较透彻的说明: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

该规律认为作为整个统一世界的物质本身即为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各种具体的事物和现象也充满着对立统一的因素,而且矛盾还可细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整个世界存在及其运动的根源和动力就在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性。“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谁要给自己提出消除坏的方面的任务,就是立即使辩证运动终结。”[9]太极图非常完美地表达了这一观点,一方面整体存在及其具体事物均包括阴阳两面,而在对立的阴阳两鱼之中,又以黑白眼珠标识了对立的双方各自具有对方的因素和势力的思想;在《老子》中也多有相类的文句,集中体现于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自然、社会、人生无不表现为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性。

第二,质量互变规律

恩格斯在论述这一规律时借用了大量科学技术中的实例,虽然比较感性直观,却往往给人理论的抽象分析和涵括能力薄弱的印象。“在自然界中,质的变化——以对于每一个别场合都是严格地确定的方式进行——只有通过物质或运动(所谓能)的量的增加或减少才能发生。”[10]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智慧的要义,太极图就以十分准确且深刻的图示表达了由渐变到质变并引起飞跃的思想。阴阳两鱼均呈现出从尾部到头部,力量不断积蓄,由细弱变为强满的持续变化过程,强满进一步发展就转变成细弱,又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力量积蓄和扩张。《老子》中也多见质量互变规律的表述,如:“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六十三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以具体的自然现象、生活体验和处世谋略说明了事物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量变辩证发展的道理。

第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在最高层次上综合了前两则规律,是二者辩证运动的必然结果,从而也更为深入地反映了世界的变化情形。马克思把该规律的内涵界定为:“安置自己,把自己跟自己对置,自相结合;把自己规定为正题、反题、合题,或者就是自我肯定、自我否定和否定自我否定。这是运动的纯粹逻辑公示或者纯理性的运动。”[11]这充分表现出了辩证法贯穿一切事物及其整个宇宙的逻辑力量,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大批判力和顽强的革命性。在太极图中,这一思想很直观的呈现为阴阳两鱼首尾抱和之中的性质过度和转化,当阳鱼从细弱尾部积蓄力量,渐次演变,直到完全成就和巩固自身,而阳鱼在完成充分的自我实现之后,进一步的演变就否定了自身,否定了阳鱼之所以为阳鱼的所有根据,而变成了另一种性质的,作为自身对立面的阴鱼一方。阴鱼的演变同此。应当说明的是,阴阳性质的演变转化,即便最终否定了自身,消解了自身存在的根据和可能性,但这一演变转化是在整个宇宙(以圆圈表示)中完成的,作为整全的存在和涵纳万事万物演变生化的终极场域,宇宙或者世界本身并不会随这一规律消解自身。

3/4首页上一页 1 2 3 4下一页尾页
顶一下
()
100.00%
踩一下
()
0.00%
发表评论
提 交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中国论道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本站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文章均为 中国论道网 特约作者原创,且来源已注明“中国论道网”,其版权归中国论道网和文章作者共同所有。未经本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及网站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文章作者,出处及链接(http://www.chinalundao.com/)。

3.来源非中国论道网的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且均已注明来源及作者,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站长QQ:987210969
广告联系qq:987210969;qq群号:45471901;邮箱email:chinalundao@qq.com;987210969@qq.com
QQ群:45471901   投稿邮箱:chinalundao@qq.com 访问统计:
回到顶端